存下來了,但根本不會再看?4 個問題幫助你判斷眼前的資訊是否值得保存

讓你對保存資訊不再焦慮

存下來了,但根本不會再看?4 個問題幫助你判斷眼前的資訊是否值得保存

Tiago Forte 是一位生產力專家,同時也是「Second Brain (第二大腦)」這個名詞的發明人,主張現代人應該使用數位工具幫助大腦記憶知識與管理任務。

這篇文章的內容啟發自他的書籍《Building A Second Brain》的 Capture (資訊捕捉) 章節。

網路資訊的發達加上自媒體經營的盛行,我們一天接觸到的資訊早就超過大腦能夠負荷的界線。

在這麼多資訊中,如何選擇自己值得保存的資訊呢?

Tiago Forte 提出了 4 個問題,幫助我們思考眼前的資訊是否值得儲存下來。分別是

  • 它能啟發我嗎 (Does it inspire me?)
  • 它有用嗎 (Is it helpful?)
  • 它跟我有關嗎 (Is it personal?)
  • 它讓我感到驚訝嗎 (Is it surprising?)

如果你對爆炸多的資訊感到焦慮,這 4 個問題可以減緩心中的擔憂。

問題 1: 它能啟發我嗎 (Does it inspire me?)

不是所有的資訊都有同等的價值。

能啟發自己的資訊是非常有價值的,它就像一股動能讓自己有動力工作。

以下的內容特別容易啟發我們:

  • 引言 (quotes)
  • 照片 (Photos)
  • 靈感 (Ideas)
  • 故事 (Stories)

看到這些好內容,可以儲存到自己的筆記軟體中。

除了自己看,也可以用策展工具(例如個人電子報) 分享給其他人。

啟發性的內容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
問題 2: 它有用嗎 (Is it helpful?)

有些資訊很有「未來性」。

它們不見得能在當下啟發我們,但能感受到它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發生用處。

有哪些例子呢?例如

  • 統計數字
  • 參考資料
  • 研究報告
  • 資訊圖表

在未來可能都派上用場。

那我們怎麼「判斷」哪些可能會有用呢?這跟一個人的專業有很大的關係。就像是木匠知道某些碎片是未來作品的一部分,我們身為某領域的專家,也能憑直覺知道這個資訊「有極大機率」會在未來派上用場。

保留有用的資訊,給未來的自己當作參考資料吧!

問題3: 它跟我有關嗎(Is it personal)

「跟自己有關」的資訊極有價值。

我們如何思考社會上的輿論、如何做出一個困難的選擇、從和一位前輩的身上得到哪些啟發、上完一堂課得到哪些成長,這些跟自己有關的資訊都值得紀錄。

具體來說,可以保留下方 4 樣資訊:

  • 個人想法(Thoughts)
  • 個人反思(Reflections)
  • 個人回憶 (Memories)
  • 個人指導(Mentors)

我們從難過、悲傷、勝利...等情緒得到的體悟,這些資訊才是最寶貴的。

留意心中有感的每一個時刻。

問題4: 它讓我感到驚訝嗎 (Is it surprising?)

人傾向記錄與同意自己已經知道的事情,這稱為「確認偏誤」。

我們應該多記那些「讓我們吃驚」的東西,因為它們突破我們的認知邊界,才有可能促使我們改變目前的行動模式。

例如我在上週聽到台大哲學教授-傅佩榮分享 4 個對於死亡的比喻:

  • 死亡像是赴宴,宴會結束後,位子就可以讓個其他人了
  • 「乾坤一劇場,生命一悲劇。」人生就像是一場表演,表演完了也可以下台了
  • 人生就像是旅行,我們是過客而不是歸人
  • 人生像是一場修煉,得到智慧後就可以解脫了

我對「死亡」的認識少的可憐,因此傅教授的這 4 個比喻讓我感到又驚又喜。

那些讓自己感到驚訝、不可思議的事情,值得記錄下來。

看完了以上 4 個問題:

  • 它能啟發我嗎 (Does it inspire you?)
  • 它有用嗎(Is it helpful?)
  • 它跟我有關嗎 (Is it personal?)
  • 它讓我感到驚訝嗎 (Is it surprising)

你有沒有懷疑:「這 4 個問題很棒,但實際上運用的時候真的記得住嗎?」

因此 Tiago Forte 還提供一個更厲害的判斷方法...記錄能讓自己感到共鳴的內容。

我們當然可以照著上面的問題想,但容易讓自己分心,看到新資訊時都會想:「恩...這些內容有符合保存標準嗎?」這樣就沒力氣加上自己的見解啦!

如果你只想用 1 個大方向判斷資訊是否有保存的價值,那就是:

只記錄那些會讓自己內心深處產生共鳴的內容。